60款市售中药泡脚包中仅2款达标,超九成产品存在标识不清、配方模糊等问题——上海消保委最新抽检结果揭开了中药泡脚包市场乱象,引发消费者关注。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热销产品普遍存在“万能配方”宣传。中医院专家指出,泡脚养生并非必须添加中药材,盲目使用“祛湿驱寒”药包可能适得其反。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玲红 通讯员 陈玮铭 泡脚养生(读者供图) 网购平台产品琳琅满目 宣称可全方位调养身体 记者走访发现,线下药店售卖泡脚包的情况较为少见,部分药店工作人员称,若顾客有需求,可临时帮忙配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购平台上的泡脚包市场可谓琳琅满目。从宣称具备“祛湿排毒”“驱寒暖宫”功效,到主打“活血化瘀”作用,产品形态丰富多样,有传统的草本包,有精细研磨成粉的药包,还有便捷的足浴液。 记者随意浏览了一家销量名列前茅的网店,一款自称“老北京配方”的足浴包十分吸睛,网页数据显示其销量已突破100万件。该产品包装上标明含有艾草、红花、老姜、花椒等10种中草药。直播间里,主播自信满满地介绍:“这款泡脚包由内而外调养身体,功效全面。要是您身材微胖想减重,整天没做什么事却无精打采,或是晚上难以入睡,都能用它来泡脚改善。”此款足浴包一袋30小包,每包30克,售价29.9元。 商品页面花式宣传(网页截图) 在另一家主要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网店中,足浴液是其主打产品。产品详情页以“人老脚先老,养身先养脚”作为宣传语,并推出三个不同系列,每件售价91元,网页显示销量已达9.2万件。 精准拿捏消费者心理 以噱头吸引“湿重”人群 “去年冬天很冷,刚好在直播间里看到主播介绍足浴液,很心动地下单了。”经常久坐办公室的蔡小姐看过中医,了解自己身体寒气重且肝火旺。而直播间介绍的足浴液,其成分包含艾草、紫苏叶等常见的驱寒祛湿草药,这让蔡小姐觉得十分契合自己的需求,于是连续泡了一周,没想到两颊开始冒痘,吓得她赶紧停用。 陈女士也是泡脚包的忠实消费者,她表示:“我体内寒湿很重,舌面发白,还有明显的齿痕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一直渴望能改善体质。直播间的主播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每天坚持泡脚,就能排出体内湿气,人会变得轻松。听着特别诱人,我前后买了四次。”陈女士尝试过多种泡脚包,有传统的草药包,也有新型的足浴液,甚至还带着6岁的儿子一起泡脚。她购买的一款五指毛桃足浴液,配料表中标注含有11味中草药,28小袋的价格高达198元。“有段时间我连续泡了20多天,身体一点变化都没有,就没再坚持了。” 泡脚有用也有禁忌 想靠泡脚改变体质不现实 泉州市中医院内科肺病科副主任医师诸晶指出,从中医理论来看,气血通畅乃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石,而泡脚恰恰是通过激发末梢循环,进而带动全身微循环。所以,泡脚无疑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诸晶进一步解释,像平时气血运行不畅、经常畏寒肢冷的人群,以及存在睡眠障碍的群体,皆可通过泡脚促使气血升发。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泡脚,孕妇、心脏病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就不建议采用泡脚养生的方式。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其末梢神经感知较为迟钝,泡脚时水温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烫伤,甚至可能诱发糖尿病这一严重并发症。另外,泡脚的时间也颇有讲究,最好在晚上9时前进行。这是因为泡脚本质上是一个升发阳气的过程,若在晚上阳气该收敛之时进行泡脚升阳,容易致使阳气无法正常归入经络,反而会影响睡眠质量。 那么,泡脚时一定要添加中药吗?诸晶明确表示,中药泡脚“千人千方”,绝不可能存在一个通用的配方适用于所有人。试图单纯依靠泡脚来实现祛湿、祛寒的目标并不现实。调理身体的关键是要在日常饮食、运动锻炼以及睡眠作息等方面保持良好的平衡。 网购的中药泡脚包(读者供图) “中草药泡脚限于皮肤的渗透率,药材要足味足量才行,所以一切不讲剂量的中药包都不科学。泡脚如果非要加东西,对生姜不过敏的人可加点生姜,剂量至少要50克。”诸晶介绍,要祛湿,除了清淡饮食、不贪凉、不贪油腻外,还可以练八段锦。另外,亥时(21时—23时)前入睡助阳气归元。“真正的养生不在昂贵的药包,而在顺应自然的生活之道。”诸晶强调。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健康意识提升,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
这段时间,在体重管理年的背景下,减肥成为许多人关注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