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以“AI赋能,健康生活”为主题,吸引众多企业家、科学家、专家齐聚武汉,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大健康产业变革与创新实践。 与会嘉宾认为,AI技术正推动大健康产业从“单一治疗”向“全域健康”跨越,从“规模扩张”向“精准高效”升级。 产业论坛现场。 ■ 陈东升: 人工智能赋能开启长寿经济新时代 “随着长寿时代与智能革命的交会,AI技术将为健康医疗、养老康复等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发表主旨演讲,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AI)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发表主题演讲。 “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正在向长寿时代迈进,健康、医疗、养老、康复将成为最大的挑战。”陈东升认为,长寿时代将系统重塑社会与经济格局,呈现出三个发展特点:首先是居民预期寿命延长。其次,AI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健博会主题“AI赋能大健康”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旨在探索科技对产业的深远影响。第三,全球合作与集聚效应增强。 “湖北发展大健康产业得天独厚。”陈东升介绍,在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的有力推动下,湖北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去年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 周鸿祎: 把大模型当作“聊天机器人” 未能发挥效能 “尽管AI技术发展迅猛,但许多企业仍将大模型当作‘聊天机器人’,未能真正发挥其效能。”在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作“企业如何用好大模型”主题演讲,提出“1342”四步走方法论,帮助企业实现AI落地。 “1”指“从解决一个问题开始”。周鸿祎称,企业不应试图用一个大模型解决所有问题,而应优先选择最关键的业务痛点,通过AI实现针对性突破。 “3”指做好人才、技术、业务三大准备。在人才层面,从老板到员工都应掌握AI基础技能,提高具体工作的“含AI量”;在技术层面,企业应优先选择可私有化部署的基座模型,避免数据泄密和高成本问题;在业务层面,找出流程中的堵点、卡点和痛点,判断AI能否解决人力所不能及的问题,实现效率提升。 “4”指建立“四大支柱”,实现AI与业务的深度链接。打造企业自己的知识库,实现个性化决策支持;在基座大模型的基础之上,打造财务营销等垂直大模型;建立智能体,为AI添加“手脚”,使其能够调用工具、操作系统,执行具体任务;打造企业专用工具,将智能体与企业原有数字化、信息化系统结合,实现AI深度参与企业业务。 “2”指“两个统一”。一方面,统一AI客户端,形成高效工作空间;另一方面,针对AI的“幻觉”和提示攻击风险,引入“安全大模型”实时监督,防止数据泄露或操作失误。 周鸿祎提醒,AI转型是长期过程,需“小步快跑”,莫“贪大求全”。他建议企业从打造一两个智能体、构建知识库开始,逐步实现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 ■ 钱云: 人工智能正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科技创新是引领生物产业不断发展的核心引擎,AI显著加速了药品研发进程。”4月8日,辉瑞全球生物制药商业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钱云出席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阐述了科技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在新药研发领域的深远影响。 钱云说,如今,AI在新药研发和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显著加速了药品研发进程。药企纷纷成立起AI研发团队,优化临床试验,提升了精准度,降低了成本。与此同时,AI还可以助力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AI影像分析实现了诊断的革命。数字化彻底改变了生物医药的创新范式,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未来,随着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技术的融入,AI赋能大健康产业的潜力还将进一步释放。 她介绍,在数字化实践方面,辉瑞已与多家AI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收集和分析临床和基因组数据,运用AI帮助肿瘤患者找到最适合他们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推动精准医疗,并为患者提供基于证据的数字疗法。 圆桌对话现场。 (采写:杨娟娟 李慧紫 王恺凝 郭丽霞 余丹夏 通讯员马遥遥 李蓓 阮喆 曹馥湄) 【编辑:余丽娜】 |
4月7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在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举办2025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金思成拍友时宽兵摄呵护祖国未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