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日常训练现场 乐曲激昂,彩球翻飞!在太原市第十三届运动会老年组健身球操决赛现场,保利香槟社区代表队的十余名银发队员以行云流水的抛接、铿锵有力的击打、灿若朝阳的笑容征服全场。当主持人宣布她们斩获佳绩时,队员们相拥而泣:那些清晨6时的排练、膝盖贴满的膏药、相互打气的瞬间,此刻化作领奖台上金光闪闪的奖状。这支平均年龄60岁的草根队伍,用飞舞的健身球编织出一张温暖的生命之网,网住健康,更网住了人间至暖的情谊。9月11日,记者走进这支队伍,聆听并记录下她们的动人故事。 1 巧手托起“银发梦” “手腕发力,球击大椎穴。对,就是这个力度!”清晨,在保利香槟社区小区广场,60岁的红姐穿梭在队列中,指尖轻轻托起队员颤抖的手臂。被大家亲切唤作“红姐”的邢小红,是太钢退休职工,更是队员心中的“定海神针”。 今年5月队伍初建时,队员们大多是零基础“小白”。当社区通知要参加市级比赛时,有人打起了退堂鼓。“怕啥?我带着大家一步一个脚印走!”红姐的承诺掷地有声。她将专业术语转化成生活比喻:“抛球像端热汤碗,接球似抱小孙孙。” 68岁的张阿姨因动作生涩躲在家里抹泪,红姐带着早餐登门,把动作拆解成“买菜”“晾衣”等生活片段,用手机录成慢速视频反复教学。3周后,张阿姨在排练场完美完成三连抛,赢得满场喝彩。 “红姐的手有魔力!”队员赵佩感慨,“她托起的不仅是健身球,更是我们这群‘老学生’的自信,让我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 异乡姐妹一家亲 “文莲姐,尝尝俺河南的胡辣汤!”“佩佩,运城麻花给你装包里啦!”训练场边的长椅上,天南地北的各色小吃堆成小山。这支队伍里,有来自运城的任文莲、河南的李大姐、原平的赵佩……健身球成了打破地域隔阂的“破冰锤”。 59岁的任文莲初到太原时,总在广场舞人群外围徘徊。红姐一句“妹子站前排”,把她拉进温暖“旋涡”。当河南孟大姐的儿子突发重病时,队员们连夜凑出数千元救命钱。“大家都是萍水相逢,这份情谊我永生难忘。”孟大姐哽咽道。更让她们暖心的是,社区邻居们自发成立“后勤保障队”——王大爷搬来音响,刘阿姨熬好绿豆汤,物业专门划出训练区。 彩球翻飞间,山西梆子与河南豫剧的哼唱交织,油泼面与烩面的香气交融。“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相处得如同是亲姐妹。现在回老家,反倒像走亲戚了。”任文莲的笑声清亮,眼角皱纹盛满阳光。 3 小球转动大幸福 “以前爬三楼喘半天,现在一口气能爬六楼!”55岁的赵佩旋转着抛出金黄色健身球,球体精准击中背部穴位。医学研究显示,健身球操对改善中老年人心肺功能、肢体协调性效果显著。 霞光中,20余个系着红绸的健身球上下翻飞,击打声如战鼓擂动。路人常驻足拍照:“看阿姨们打球,像看了场功夫电影!”更动人的是散场后的画面:“打球前我总失眠,现在倒头就睡。”“女儿说我脾气变柔了,皱纹也少了!”队员们手挽手,笑声洒满小区林荫道。 当夕阳给健身球镀上金边,这群银发姐妹的剪影在小区广场拉得很长。她们计划着秋季去平遥古城表演,梦想着把“快乐健身法”带到养老院。“咱们要打到80岁!”红姐扬手击球,20余个小球应声相碰,清脆声响划破暮色,奏响生命的黄昏颂歌。 记者 周利芳 文/摄 太原晚报 |
今日永州讯(蓝山特约记者李甄颖郑冰玲)9月13日上午,202
9月13日晚,洛阳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暨第七届全民健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