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世界卫生组织7月19日表示,在6份从加沙地带汗尤尼斯和代尔拜拉赫采集的环境样本中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世界卫生组织正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等合作对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的范围和必要的应对措施进行风险评估,以阻止进一步的传播,包括迅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因多发于婴幼儿,所以俗称“小儿麻痹症”,是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的灰、白质部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脊髓灰质炎非常难治,但是幸运的是可以预防,及时接种疫苗是关键。 女医生注射小儿麻痹症疫苗 视觉中国供图 致病的脊灰野病毒分Ⅰ型、Ⅱ型和Ⅲ型3个血清型,消灭脊灰意味着这3种野病毒都必须被消灭。脊灰疫苗分为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用来预防脊灰野病毒。 通过几十年全球的公共卫生人士的共同努力,脊灰野病毒在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都基本消灭了。这也是我们一般都觉得小儿麻痹症是少见的病了。但是,事实上,对于没有完全消灭的病毒,我们一点也不能放松警惕,如浙江省疾病预防中心免疫规划所这样专业部门时刻高度关注着脊灰病毒的一举一动,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因为少数国家和地区至今依然有脊灰野病毒流行。据统计,2019年全世界还有176例脊灰野病毒,366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病例。 虽然经WHO论证,我国2000年就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随着全球化和人员交往,我国脊灰威胁依然存在。 抗争历史 3000多年前的一块古埃及石碑上雕刻着一名手拄拐杖的年轻祭司,他的一条腿严重萎缩,这与脊髓灰质炎的典型症状非常相似。这可能提供了最早的关于脊髓灰质炎的记录,也许早在几千年前,人类中就已经出现了脊髓灰质炎病例。 在我国古代中医书籍中也有对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的体现,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痿论》曰:“五脏有热,可使人病痿,盖炽热于内,形痿于外。”虽然人类对该病症的描述历史久远,但直到18世纪,英国内科医生迈克尔·安德伍德才首次科学地描述了该病的临床特征,并将其称为“下肢无力症”。1840年,德国医生雅各布·海涅首次对脊髓灰质炎的致病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留下了关于脊髓灰质炎的第一份医学检查报告,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未能进一步确定其病因。直到1908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茨泰纳和欧文·波普尔通过实验分离并确认了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脊髓灰质炎病毒,并阐明了其传染途径。 随着工业革命及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居住地越来越集中,脊髓灰质炎也呈现流行趋势,并在20世纪里频繁暴发。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病人可获得长期且牢固的特异性免疫,保护性免疫主要以体液免疫的中和抗体为主。黏膜局部的分泌性IgA可显著减少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口咽部和肠道中的复制,而血清中和性IgG和IgM抗体则可防止病毒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中。1953年,美国病毒学家索尔克发明了首个安全有效的灭活疫苗(inactive poliovirus vaccine,IPV,也称Salk疫苗)。当时他完全可以选择申请专利,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用上该疫苗。为了纪念索尔克的诞辰,扶轮国际将10月24日定为世界脊髓灰质炎日。 索尔克的疫苗效果很好,但还不够完美,因为它不能完全阻断病毒的传播。1957年,辛辛那提大学的微生物学家萨宾发明了口服的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也称Sabin疫苗)。其中,OPV口服免疫类似自然感染,既可诱发血清抗体,又可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lgA,阻止野毒株在肠道的增殖和人群中的流行,还可能使接触者产生间接免疫。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wild poliovirus,WPV)有3种血清型,分别是WPV1、WPV2和WPV3,各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反应,85%左右的脊髓灰质炎患病均由WPV1引起。OPV和IPV都是三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混合疫苗,免疫后可获得针对3种血清型的保护性抗体。自此,人类完全拥有了战胜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终极武器。 |
“孩子很快就要带着无创呼吸机出院,打上这个预防针,会减
近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